Search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1.11 United States】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1.11 United States】

美國共和黨昨天於美東時間11月10晚間9點,在威斯康辛州的密爾沃基(Milwaukee)舉行第四場的黨內總統候選人辯論賽。

每位受邀的候選人都必須擁有至少最低2.5%的支持率,而按目前民調排名,由高而低依序是地產大亨川普、非裔外科醫生卡森、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魯比奧、布希家族的的傑布、惠普前CEO費奧莉娜、德克薩斯州參議員科魯茲、俄亥俄州州長卡西奇,和肯塔基州參議員保羅。

此次辯論原本打算以經濟作為政見交鋒的主軸,卻意外地聚焦在移民跟外交政策上。候選人之中備受爭議的當屬川普,其無厘頭的說話方式跟政策提議,被對手抨擊不夠嚴肅且缺乏具體、可行的細緻規劃,甚至被譏笑根本就不是一個大人該有的論述(adult argument)。

在移民政策上,川普大膽主張直接遣返所有美國境內的非法移民,並建議美國效仿以色列的「邊境牆」,也在美國與墨西哥的邊界建一道牆用以阻擋墨國人民非法入境。在外交政策上,川普則認為美國應該削弱其「世界警察」的形象、停止介入他國事務,並表示支持普丁攻打伊斯蘭國,也樂見中東國家自己領頭處理內部問題。其他參選人則都認為川普太過軟弱,同時對美國軍事能力表達強烈信心;傑布甚至直接表明,美國還是繼續當世界領袖比較好(We're not going to be the world's policeman, but we sure as heck better be the world's leader)。

美國總統大選將於明年於11月8日舉行,並同步舉行國會改選。轉角會持續幫讀者們追蹤美國大選選情,請各位stay tuned!

(圖/美聯社:密爾沃基辯論場地外,維安警察站守在川普的巴士旁)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